最近待在家裡久了,無聊只能上上網,卻又剛好發生攝影比賽造假的新聞,我看了許多攝影論壇裡的討論串,當然一面倒的指責得獎者與評審們,然後又發酵般的引發了相關的話題,這其中最讓台灣攝影界爭論的就是"後製"的問題,基本上這問題真的可以稱得上月經文,幾乎每月都會有一篇類似的討論串出現,也當然都會各自有擁護者,就像政治藍綠一般,看似永遠不會有結果的討論,但總會引起最熱烈的爭辯。
先來聊聊國內的攝影比賽吧!有投過搞的人就知道,幾乎很多的攝影比賽只要跟攝影學會扯上關係,都會出現許多的爭議,最無聊的就是一定要在相片中加上人物,說這樣照片才有生命力,其實如果是不違背自然,不刻意安排,那這樣的照片應該有加分的效果,但是哪來這麼多的機會快門,就好像我在合歡山拍照,有人說晚上有沒拍到過飛碟,白天有沒拍過黑熊??。
而一些主辦單位也不厭其煩地一直請來這些學會的人當作評審,比賽結果符合民意就算了,但卻又撻伐聲四起,卻還是樂此不疲地循著這個模式,現今網路發達資訊透明,近年更是常見到摘除后冠的新聞,真奇怪這麼簡單的問題要搞得如此複雜,就算不請所謂的攝影專家來當評審,我想選出來的照片都會更符合民意,而不會如此炮聲四起了。
9月分國內digiphoto攝影雜誌有專訪。

上個月底生日,老婆偷偷買了這個很多功能的手表給我,上網查了一下,價錢不低呢! 老婆,謝啦!

all photo by hiroshi chang@taiwan

hiroshi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近年來每到夏季北海岸很奇特的捕魚方式就是"蹦仔火捕魚",要見到這個全世界碩果僅存的捕撈方式,非得要來到這個位於金山的漁港,它有著很獨特的名稱叫"磺港",其實就是因為港口位於磺溪的出海口的緣故外,相傳在300年前西班牙人在此設了「硫磺轉運站」,將硫磺從這個港口運出,故稱為「磺港」。而早期先民捕到的魚,也會由此港口旁的「魚路古道」將魚獲從金山經過擎天崗到送到大稻埕販售。

每年6月至9月青鱗魚群湧入北海岸,從石門區草里漁港經金山區中角、磺港、水尾,逐漸移動到野柳漁港附近海域。當地漁民自古發展出磺火漁業,使用磺土(硫磺石)泡水產生乙炔氣,遇火點燃產生「強光巨響」,吸引趨光性的青鱗魚群躍竄出水面後,再以叉手網撈起。
目前全國只僅剩4艘磺火漁船以磺光捕魚,也是新北市傳統漁船作業方式之一。

傍晚時分來到這個不算小的漁港,碼頭邊已經見到人群聚集,看來是為了待會即將出海捕魚而準備,我也混入人群中,聽著船家與遊客的對話,不時提出的問題,船家們也很樂意的回答,看來他們今天心情快樂精力充沛,準備迎接入夜到來的魚貨。

北海岸的漁船大都以捕撈夜行趨光性的魚為主,所以大這附近的漁港都會見到掛滿這種大型照明燈光的漁船。

太陽漸漸下山,漁民們加緊準備工作準備出航。

一旁傳來敲擊土塊的聲音,轉頭看才知道是今天的主角硫磺石,船家們把大塊的硫磺石以鐵鎚敲擊成小塊,方便晚間的作業。

船家示範硫磺石遇水產生的氣體,再點火真的能引燃,水分燃燒完了,硫磺不再產生氣體,火也會跟著熄滅了。

來一張近照特寫。

這隻就是冒火的工具,他們稱為火槍。

漁船上簡單的導航,魚群探知設備。

這位就是俗稱的火長,也是船老大。

硫磺土放進左邊的桶子裡,再放進適當的水,加壓後就能點火引燃。

保存魚貨的冰塊當然也不能少。

接下來等候夜晚來臨的時間並沒有閒著,還要巡視漁網,補一補網上的破洞。

好不容易休息一會,當然是上岸補充一下體力。

一口菸,一杯阿比,歲月輕易就在臉上刻下了痕跡。

終於太陽西下,準備出航了。

夜晚漆黑的海上,蹦仔火一點燃,可是會把海面照的超亮。

這時候把火源移到船左側,收叉網在一旁等候,哨聲一響漁網插下,撈起來就是滿滿的漁獲了。

收網前就是這種感覺,火漸漸熄滅,一霎那間魚群全部躍起。

火槍移到哪裡魚群就跟到哪裡。


錄了一段畫面, 1080P FULL HD 觀賞
all photo by hiroshi chang@taiwan

hiroshi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